首先由徐汇实验小学的张黎敏和武艳艳两位老师分别执教《寄冰》一课的第一教时和第二教时。第一教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句子训练为抓手,将识字、阅读与表达训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本堂课的教学以“寄”和“收”两个生字为主线,带动整个阅读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读准了字音,记住了字形,而且能用上“谁给谁寄了什么。”和“谁收到了什么。”这两个句式来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课文内容,这对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感做了有效的铺垫。教学中,老师始终把生字教学与阅读情境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不仅能识,还能运用。第二课时是一堂练习课。教学中,武老师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创设了关于“寄冰”的主题情境。学生在这个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写字,练习表达。由于设计的情境贴近生活,因此老师在指导的时候,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表达是否完整、流畅,还与日常交往的基本礼仪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通过学习,学生学会了新部首,还能正确地在田字格里写字。同时还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说清了结冰和冰化成水的原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打电话的交际礼仪,在最后“什么节日,谁给谁寄了什么。”的说话训练中,学生还感受到“寄”中传递的浓浓情意。
接着,徐汇实验小学的曾佩玲老师对本单元课后作业的设计做了详细说明。曾老师指出本单元的作业内容主要基于以下思考:1、帮助学生积累字词,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2、依托文本,关注表达,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3、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积累语言。课后作业都是根据一年级下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低段学习目标,把第二单元作为整体来思考的作业设计。作业量不在多而在精,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每一课作业的内容是将能力培养和习惯训练进行交错搭配,评价更多地指向习惯培养。作业设计的目的旨在培养低年级学生识记汉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养成静心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
最后,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