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卫生安全记心间

作者(来源):[暂无]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面庞,阳光明媚的春天让人心旷神怡。就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们又迎来了2017新的一年,新的学期。而我们每一次同学,你们又长大了一岁!

    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我们少年儿童的生命更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儿,娇嫩纤弱,应该珍爱。然而,在我们身边,随时都可能因为某些举动而发生危及我们生命的事,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提高安全意识。

    首先要说的就是食品安全:

食物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食物的质量问题和人在饮食时的不注意也会导致一些疾病甚至食物中毒,而我们小学生由于幼稚无知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食品的安全关乎人的生命健康。在校园生活或者平时生活中,我们时常会与老师、同学或者爸爸妈妈一起开展一些户外活动,而在活动中有时会带一些零食,有的同学为了一时的享受,还会购买一些路边小摊上的油炸食品,殊不知这些发出阵阵香味的食物,是来自地下工厂、非法制造的、有些炸食品的油还是反复使用的。吃了这种不健康的食物,容易损伤胃粘膜,轻则拉肚子,重则胃肠炎、胆囊炎等。另外,有的同学刚玩过游戏,手弄得脏兮兮的,便吃东西;有的同学吃东西的时候不注意节制,暴饮暴食。这样都可能会危害我们的健康。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病从口入,一定要严格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不能购买三无产品。打开食品包装后,要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也不要到无证摊贩处购买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还要少吃油炸、油煎食品。希望同学们都能自己严格把关 ,不让病菌进入我们的身体影响我们的健康。

第二点要说的是预防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确保身体健康:

现在是初春季节,每逢季节交替就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红眼病等多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因此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预防工作,尤其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8、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及其粪便及排泄物,一旦接触,一定要洗手。只要在生活中多多注意预防,相信疾病一定会离开你们远远的。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

注意安全,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甚至可能你还会否认它的重要性,因为虽然你已造成了许多次疏忽,而灾难刚好与你擦肩而过。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全国中小学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16000多人,平均每天就有40多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这意味着每天就有一个班级消失。同学们,百善文明为先,万思安全最重。文明在于细节的处理,安全在于防患未然。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常鸣,永记心间。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些关于校园安全的小常识:1、在校时间学生不得无故离开学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2、学生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3、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玩耍,严禁从楼梯扶手上滑下。5、不喝生水,不买无证小摊的食品,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6、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7、午间用膳要服从教师的要求,不在用膳时讲话、嬉戏或做其他事情。8、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等。9、学生放学回家要按时离开学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游逛。10、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如摩托车、三轮车、货动车等),不乘坐超载车辆。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上帝是用模型来造人的,他在塑造了我们之后,就把那个模型捣碎了。"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哪一个人不愿笑语常在,哪一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安全如同一根七彩的丝线把我们这一个个美好的愿望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稳定、祥和、五彩缤纷的美好世界。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作为世界上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请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安全记心间!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