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站在学生的角度 多为他们想一想——徐汇实验小学师德培训个人体会

作者(来源):[暂无]    

站在学生的角度   多为他们想一想

                                 

期末,我有幸听了华师大教授,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老师做的《提升教师素养  关注学生成长》的讲座。在讲座中,陈默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具体的个案,展示了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诠释着一个个案例背后的心理学解读,让我们发现了在平凡的事件背后蕴含的不同寻常的内容。

工作了二十多年了,听的专题讲座也不算少了。但是陈教授的讲座给我思想上的冲击力是最大的。讲座刚开始,她就问大家,你们觉得自己在学生一生的道路上是否起着极为重要和不可取代的地位,你的教育教学行为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当时初听这样的话,我觉得这么说是否太夸张了?我知道教师可能会影响学生人格的某些部分,但全部或者说深刻到如此的程度好像太过了些。但越往下听,我觉得她讲得越有道理,也开始不断地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

陈教授讲到,教师要善于了解现实中的孩子,特别要关注学生平等对话的需求,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学生谈话不要只是建议、批评、分析和提要求,应该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确实,现在的时代是快节奏的时代,我们的工作是快节奏的工作,每天有批不完的本子、卷子,有忙不完的事务。能够静下心来,真正地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真正深入地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宽容地等待他们的成长,是缺失的!这是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警醒自己的!

陈教授也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工作的激情,敏锐的觉察力,有效的课堂教学技巧等。我们在师范都学过心理学,工作后也不断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但听了陈教授的讲座后,我发现自己对学生的心理洞察力还是不够强。虽然陈教授是专业人士,她所说的案例也是典型中的典型,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还是应该不断地学习,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习典型的学生案例,增强自己的观察力、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能力等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正如陈教授所说的,轻松应对,不会每天总喊着累。

假期中,我还看了美国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教师可以这么当,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

他曾忠告孩子们说:“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除非你能进入他的身体,用他的身体行走。”这何尝不是对我们当老师的人的忠告呢?我想当我们理直气壮地批评学生,数落他们的不是时,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过吗?当我们碰到学生对那些讲了再讲的题目还不会做时,脱口而出的那句:“这道题目我讲了多少遍了,你还不会,上课专心听了吗?”我们有没有想过以他的水平是不是没有听懂。当我们在为学困生的成绩给自己班拖后腿而哀叹时,是否深思他跟他自己比是否有进步。毕竟只要尽力,考试就算考砸了,明天的太阳还是照样升起。考不好只代表一件事:你还没有弄懂题目,老师只有再为他讲解一次。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会更理解孩子,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更适合他们的决策。

 

陆培军

2021年9月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