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我的未来有你的影子——徐汇实验小学师德培训个人学习体会

作者(来源):[暂无]    

我的未来有你的影子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们眼中留下痕迹,规范在无形间成形,教育在无声间起效。我们老师理应有职业自觉,对自身品行有更高的要求。

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保持合适的师生距离

我们要和学生抱持合适的距离。过度亲近和疏远都不能让我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缺点。老师的教育里更有效的以身试教。说教没有实际的表率行动来得有用。合适的距离,才能让身为教育者的老师抱持原则和清晰的思绪,为孩子提出清楚的习惯要求,为他们的成长指明方向。然而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还不成熟,容易和孩子走得太近,导致自己无意识地放宽要求,这是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很多时候,教师的身份意味着学生心中的理想典范。

我在许多老师身上都能看到非常合适的分寸把握。我发现虽然她们的教学风格迥异,却都能在对待学生时做到进退有度。

关心爱护学生,潜移默化,敏锐观察细致入微

比如,何芝芬老师,她对学生说话时总是和蔼可亲,但她的话对孩子就是有很大的影响力。我发现,她虽然语气亲切,但要求依然严格。规则的底线从来没有破过。她在批评学生时从不针对一个人的性格本质,不会给学生贴标签,但她就事论事时总会紧抓住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不放,不和学生谈明白就不罢休。下课时,她虽然不会走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谈天说地,但她总会时不时地观察学生,并敏锐地找到“特殊的现象”。然后在合适的时机,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恰如其分的指导和教育。有时是提醒,有时是鼓励,有时会悄悄与家长沟通一起帮助学生。她的教导总是在刚刚好的时机介入。这大概就是合适的距离产生的效果。

 

树立规则规范,育人有方,合理的称赞适当的拒绝

再比如,陈绮老师,今年她接手了二4班的班主任一职。开学近两个月来,孩子们有了明显的进步。我观察到她在对学生说话时极有分寸:她从不夸大表扬,而是尽力用正面的事实去鼓舞更多的小朋友多做善事,鼓励那些调皮的孩子尽力向规则靠拢。她用强烈的规则意识把这个班中的孩子凝聚到了一起。她的鼓励比表扬更多,把学生的弱点看得一清二楚,却也把学生的进步细数在心。面对家长和学生的需求,陈老师都耐心回应,但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她会用非常合适的方式予以拒绝。一次,一个孩子阅读时把书弄坏了,他想再换一本新的看,陈老师并没有满足这个孩子的请求,而是要求孩子把书修补好再重借一本。我从中看到了爱在教育中展现的另一种样貌:拒绝并不代表不关心,相反,拒绝本身可能就是一种教育。拒绝是让孩子在碰壁中明白是非,是教会他们学会适应规则。这是我非常缺乏的能力。

沈韶华老师和陈绮老师都有这么一招,叫做用“事前预防针”,是我非常钦佩的。她们会事先把规则和要求都讲得清清楚楚。许多问题还没有发生,她们仿佛就已经预测到了可能的结果,并在发生之前就和学生、家长沟通妥当。最后,一切让规则说话,这比任何言语的教导都有效。孩子们在她们的教导下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是独立成长的象征。

而在这样看似冰冷的规则背后,爱的教育就渗透在关注人的细节里,得以温暖学生的心灵。我十分佩服的是肖燕老师和曾佩玲老师。她们的教导非常有艺术。她们总是能够细腻地处理学生的情绪变化,在学生迷茫和无助的时候给予关怀和引导。而这些教育总是要花更多的功夫:有时是放学后,有时是午休时,有时仅仅是一通电话,有时又是兴师动众地调动全班,让学生之间发生相互共鸣和影响。有琐碎的,有兴师动众的,有长久坚持才能见效的……这些都是让学生在规则外感受到的人情味,正因为这样细致的处理,才让教育真正起效。


 

世上有很多无形的财富,只有教育才可以让它们代代相传:有丰富的知识,有求知的兴趣,有良好的习惯,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强的能力。所以,教育承载着未来的重量,是崇高的事业,也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细活儿。所以,老师作为教育者,遵守职业规范更为重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当我们严于律己,遵守规范、纪律,言传身教,孩子们才会形成自己的规则意识,懂得明辨是非,懂得自我要求。因为,他们所看到的更棒的自己,其实都有老师的影子。


王依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