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淬炼团队智囊 齐造灵动课堂 ——徐汇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文明组室事迹报告

作者(来源):[暂无]    

淬炼团队智囊 齐造灵动课堂

——徐汇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文明组室事迹报告

我校数学教研组共有八位老师,其中高级教师2名,一级教师5名,还有1名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年轻队伍里既有区“骨干教师”作顶梁柱,又有经验较丰富的教师为教学质量保驾护航,还有充满青春活力、进步神速的见习教师。她们在数学教学上孜孜不倦地探索,积极汲取新理念,在工作生活中互相包容,团结协作。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她们紧紧围绕《基于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改革,不断思考,形成团队智慧结晶,为提高徐汇实验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

全组教师在组长王燕老师的带领下,融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学习新课标要求,规范打磨每一次备课,淬炼数学教学语言和教学技能,形成灵动的课堂模式,即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善于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在引导学生逻辑思维和数理思维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乐学、乐思”,在数学活动中尝到学有所成的喜悦。

一、项目引领勤学习,勇于突破求发展

数学组虽然年轻,却力争在学科专业上“占据”自己的一席高地,他们以国家课题“数学实验室”项目研究为契机带动整组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锤炼组内教师的专业素养,磨炼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法,拼实力孕育出可喜的成果。

数学组8位年轻的老师参加了由教研员黄琰老师引领的课题《关于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数学实验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深入钻研,编写了校本课程。每一次教研,全体组员都参与其中,每人都承担起不同的任务。科研任务比上课还要更有难度,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一名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老师,还要会总结经验并运用到实践中,把自己的影响辐射到组内,与大家共同成长。在研究过程中,稍有经验的老师们不仅把所有经验倾囊相授,还手把手教“徒弟们”如何思考,如何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并把教研员的指导进一步内化和细化,更透彻地传递给组员。青年教师们则发挥出惊人的毅力和学习能力,虚心求教,在挫折和困境中坚持不懈地锻炼教学技能和思考能力。经过全方位的文献学习与反复的课堂实践研究,老师们终于得到了可贵的理论经验,并付诸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才成功研发了校本系列课程——“数学实验室”。

这是一个集合动脑动手于一体的学科校本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自主探究数学,产生学习兴趣。以青年教师孙晶老师为主力,数学组全体成员从软环境到硬环境进行了周全的布置。根据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设计数学实验活动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其实把“数学实验”教学带到课堂教学中去,既可以培养兴趣、激发思维,又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更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其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在课题研究和编写校本课程的带动下,老师们带着这样先进的理念,发挥所长,为孩子们设计了有趣的数学步道,把学科教室化为生动丰富的数学乐园。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们深化了教育理念,各自提升了专业素养,凝聚了思考智慧,全组的专业实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因为有了数学组年轻老师们的努力,学校数学创新实验室也“应运而生”了。数学组的研究成果还在6月的小学校长会议上进行了展示。今年10月,她们还将在全市展示“数学实验课程”的研究过程。

 

二、锤炼专业素养,彰显学科特色

    我校数学组富有“数学文化”的特色——数学老师们不仅拥有过硬的数学知识功底和扎实的教学技法,拥有严谨治学的态度,课堂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语言逻辑关系紧密,用语简洁,还能设计丰富的数学活动带领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的奇妙和动脑筋的乐趣。她们真正用“数学”让学生灵活起来,从“活动”中学到了真本领。

“数学节”是我校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每年3月举行。全体数学教师群策群力,把数学知识和各项数学能力细化到各个年级,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数学活动。为了给孩子们呈现趣味盎然的“数学嘉年华”,老师们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因为这不仅需要对学科极其扎实的知识技能储备,还需要对学生充分的了解,悉心的呵护与平等的尊重。历经整整三个星期的苦思冥想,设计编排,讨论与磨合,数学节不负期待,给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快乐回忆。四年级王燕、王健两位老师根据四年级的学科内容设计让学生进行“24点比赛”,学生利用午休时间,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一、二、三、五年级在谢璐、孙晶、吴琛麒、刘祎慧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分别举行了“找不同”、“七巧板”、“六宫格数独”和“九宫格数独”的数学竞赛。竞赛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求胜心。每年的数学节活动盛况空前,全校同学都热情高涨地参与其中。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在合作中品尝到学习与探索的愉悦,切身体会到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从心底涌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这一切背后,都是数学组老师们用辛勤与智慧浇灌而来的。

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0来岁的年轻团队所展示的专业素养让人刮目相看。去年,两位年轻的数学教师参加了市教委中英数学交流项目,前往英国交流数学教学,获得了英国同行的好评。我校数学组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规范从教的敬业精神给英国来访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数学组以秩序井然又不失思维火花的灵动课堂展现了执教风采。看着学生学得既扎实有开心,英国老师啧啧称奇,因为这种教学效果比任何言语解释都更有说服力。尽管受到外国友人的赞誉,我校数学组依然秉持着虚心求教,认真踏实的态度与他们坦诚交流。假期里,孙晶老师和吴琛麒老师代表我校数学团队出访英国与他们学校的师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深入交流。出访前,两位年轻的数学教师虽然内心忐忑,却在全组老师的帮助下直面挑战期:她们再次学起英语,融合学科知识筹备全英语的教学资料,整理英国来访期间的讨论记录,向前辈老师们讨教数学教学的细小难点。出访期间,她们凭借着良好的英语功底与外国友人大方交谈,与当地孩子们轻松聊天,不仅活用数学教学方法为英国小朋友带去了特别好玩的“上海数学法”,还抱以诚恳的治学态度和求教之心与英国老师们认真探讨数学教学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她们开拓了视野,突破了自我,获得了成长,也带回了许多交流经验分享给大家,为推动数学团队的发展再添助力。她们扎实、精湛的业务素养给美国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学校数学组将继续委派教师参加此项目。

 

三.成为脊梁挑重担,团队凝聚共成长

在王燕组长的带领下,数学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成长迅速,因为每一次磨砺都有一个数学团队作为后盾,为个人成长保驾护航。如今,青年教师们已能独当一面,承担起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数学团队也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

数学组组长王老师是个“铁娘子”——她的课堂有秩序,却从不枯燥乏味;她的学生尊敬她,却从不害怕她;她的组员敬重她,却从不避开她……王老师说话很清楚,也很幽默。她的课堂指令不啰嗦,却能让每个孩子听明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王老师也格外重视:用尺划线、记录计算进退位、算式书写、逐题检查……每一步都悉心指导,每一次落实都讲求人人不掉队的原则。然而,严格却不严厉正是王老师的魅力所在。即便是批评,王老师都会用特别幽默的方式把这些小娃娃们唤回魂——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起到了提醒作用。只有心中有学生的老师,才会有如此的教学艺术。爱,是克服一切困难的秘方。因为热爱数学,才有这份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因为爱护学生,才会不厌其烦地耐心辅导;因为关爱后辈,才会鼓励每一个青年教师并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因为热爱学校,才会一次次带领团队攻下颇有难度的学科项目……这是最好的教育,她以身为范,带领数学组着眼成长,力求发展。

在组长的带领下,青年教师也想尽快成长起来。可要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教师谈何容易? 可老师们个个都有勇挑重担的魄力,也有踏实肯干的精神。

本学期,吴琛麒老师进行的市级公开课也是整个数学教研组。每一次听课磨课评课,全体组员都参与其中。对于个体来说,虽然各年级数学教学存在差异,教学目标之间都存在关联性,对于个体成员来说都是成长的好机会。对于团队来说,一人的难关就是整个团队的战斗。老师们在帮助吴老师磨课的过程中谏言献策,有的还亲自尝试执教,不仅锻炼自己也为给了吴老师莫大的支持,整个团队凝聚智慧,只为不让一人掉队,共同发展。经过不断精雕细琢,吴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已今非昔比。

数学教研组中的许多成员还担任了学校其他岗位的工作,重任再肩,她们却迎难而上。两名年轻教师刘祎慧、孙晶除了承担本职的数学教学工作外,还担任了班主任的重任。刘祎慧老师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面对繁琐复杂的毕业工作;孙晶老师作为“校本课程”的负责人,面对千头万绪的编写重任,他们依旧用“爱心”和“热忱”将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

另外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其他教师,也都担任副班主任的工作,协助班主任做好各项班级工作。其中谢璐、吴琛麒、陈皎韵3名教师担任的是跨年级教学,并任教3个班的教学任务,在任务重,工作繁复的情况下,3位老师任劳任怨,辛勤付出,保证了一至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担任本次三年级教学工作的是3位首次执教的年轻教师,当他们面对区监控手足无措时,其他教师纷纷深入三年级备课组,帮着提出自己的意见,帮着补缺补差,整个数学教研组紧紧团结在一起,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最终取得了全区名列前茅的佳绩……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老师们都不气馁,因为有数学组“撑腰”,“什么困难都不是事儿!”。

2016学年对于我们数学组来说是艰苦的一年,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工作中的种种困难。身兼数职的我们虽然是由8名年轻的女教师组成,但在工作上却都有着“汉子”般的顽强毅力。2016学年的数学教研组是和谐的大家庭,是团结的精英战队。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多次在区校长会上受到提名表扬,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充分肯定和喜爱。我们不怕挫折,因为不经历煎熬就没有升华与淬炼;我们不怕困难,因为碾不过坎坷就造不出一马平川。愿我们继续风雨同舟,享受这痛并快乐的工作,追求更充实的职业生涯,更宽广的教育境界。



徐汇实验小学

2017年6月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