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小干部班级自管方法与班级全体自律习惯的养成

作者(来源):[暂无]    

小干部班级自管方法与班级全体自律习惯的养成


班级管理工作对班主任来说是极富挑战性的。由于一对多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老师需要看顾好几十位小朋友,不仅需要管理能力,更需要合理的制度设置和规范。同时,班主任还需要从班级小干部身上挖掘潜能,培养自己的小助手,同时也是培养小干部的管理才能和人际交往能力,还对班风建设和班级学生个体自律性的提升有所助益。

一、发现问题:班干部管不牢  同学之间互相敌视

2015年9月,所带的班级升上二年级,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都有所增强。一天早晨7:35 ,班级小干部小马冲到办公室里来,告诉我班里有学生吵起来了,但是她劝不住他们。我到教室后详细询问了情况,不仅叫来了当事人,还向周围的学生了解了情况。原来是小班长小马在管纪律的时记录了A同学的学号,而B同学在嘲笑A同学,由于A同学不服管,加上B同学火上浇油,最后就引起了争执。从这次事件中,我发现班级管理中的漏洞:老师管理和小干部管理存在着很大差异。班级制度似乎并没有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相反的,因为小干部管理时看上去“趾高气昂”的样子,反而引起了个别同学的反感。报复、轻蔑、自大等消极情绪一旦滋生就会很快传染开去,对于良好的班风建设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对班内学生自律习惯的养成也是极其有害的。发现问题后,我尝试做出改变。

二、提出假设:无人管理情境创设 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经过带教师傅和前辈老师的诸多提点和自己的一番思考,我决定先从一节班会课入手。班会课一开始,我就没有出现在讲台上,而是悄悄地站在教室后面,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发现老师在教室里,所以有些调皮多话的孩子继续着下课时的话题。直到有个学生提醒了大家班主任站在后面,教室里才安静下来。随后我宣布这节课老师不会管着他们,可以自由活动。一开始所有学生非常兴奋,他们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的看书,有的聊天,有的摆弄文具,有的画画,还有的离开了自己的位子。我都没有予以干涉,期间看顾安全的同时也在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反应。过了五分钟左右就问题百出了。十分钟后我让全班安静下来,谈谈自己的感觉。小朋友们说出了真实的想法:看书的小朋友不能好好静下来看书,摆弄文具的小朋友任意使用同桌的文具造成了矛盾,离开位子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挤在一块而时间一长大家都不舒服…….责怪来责怪去,大家都觉得这样不好,原来完全自由的课堂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想中的快乐,对于这一点,我和孩子们达成了共识。于是,我抛出了问题:没有人管理的班级,你喜欢吗?孩子们都在摇头。大家都觉得还是需要规范的。最后,我在课上再度明确了一年级时制定的班规,尤其对午间用餐和晨读时间的纪律规范特别做了强调。因为不是正规课堂,孩子们容易松懈。最终,我们师生双方都对班规产生了更多的认同感。

三、提出方法:每日小班长人选 班制度自然产生

全班同学强化了班规意识还远远不够。因为问题的发生还源于小干部的管理问题。这就牵涉到小班长的产生缘由以及小干部管理班级纪律的方法问题。于是,我在这两个方面又进行了设想和实践。由于值日小班长有较大的职权,所以我和班里的同学一起讨论出一套方案。孩子们希望管理班级的学生要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小榜样,同时又不能有失公允。所以,我们结合了班级月奖制度,获得奖励印章和表扬信前二十名的小朋友可以取得下个月值日小班长的资格。如果未当上之前有谁诸如伤害同学、上课严重违法课堂纪律或是其他严重的错误,则会被取消资格。这些小班长将执行纪律管理工作,主要是执行两分钟预备铃、午间用餐和晨读时间段的提醒和记录的任务。

四、解决问题:关注改正和进步  设置合理的记录法

另一方面,针对小干部的管理方法问题,我与班干部开了专场会议,又和全班小朋友沟通了我们的执行方法。小干部在管理过程中,先提醒,后记录学号。在记录学号的过程中,我们设置了“需努力”“五星栏”和“突飞猛进”三个栏目。也就是说,小干部在记录时,不仅写下屡教不改的学生学号,也会记录下表现优秀的小朋友,同时还会记录下进步的小朋友,如果学生主动改正错误,小干部还会帮你消除掉“需努力”栏目中的不良记录。这样一来,同学之间就不存在敌对关系,被管理的学生愿意改正,而管理的学生也不用有所顾忌或偏私。方法实践初始,大家还有些许不适应,小干部分寸拿捏还不太熟练,不过小干部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已经改善不少。实行一段时间后,大家都心照不宣,可以遵循好规则行事。老师会把学生管理者的的记录直接与奖励印章联系起来,让全班同学得到及时反馈。这样一来不仅树立了小班长的威信,锻炼了小干部的能力 ,同时也让全班小朋友的自我纠正态度更强了。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不再斤斤计较,许多孩子在自己犯错的时候能较快地自觉意识到问题。大部分小朋友已经能够不用小班长提醒,一看到努力拦里的记录就自觉改正了。

 

五、反思归纳规律与方法:

从上述实例中,我学习到了两点规律:规则意识只有深入受众的每一个个体才能产生效力;真正有效的班级管理是“不用管理”。

在一年级班规制定时没有与小朋友全面深入地交流,所以导致了规则意识浅薄的后果,这是我作为班主任的失败教训。而在这一次实践中,通过全班同学与老师的共同参与,构建了公共集体的共同规则,公共规范意识深入人心,所以在推行班规时才能把阻力减到最小。

有效的班级管理并不是通过强制地约束,而是内化的过程,最终要达到的境界是“无为而治”。当同学们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自我改正来免除后果的时候,他们会自觉遵守自己定下的规范。人都是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的,因为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绝大部分孩子都会做出相对更好的选择,进步栏又渐渐地带动了那些自律性较弱的学生,班级的整体自律习惯就慢慢内化成型了。

从教育方法层面上来看,通过先让学生在假设情境中自主发现问题,也是一个极好的方法。学生的自主发现和自主生成往往比老师的说教更有效果。“无序无规则”所造成的“混乱”直接给学生震撼教育,亲身感受比间接传教有力得多。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习惯培养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的塑形是最难的,但也是最重要的。作为青年教师,在习惯教育方面还有很多经验不足之处,方法和经验上都比较缺乏,例如在如何帮助小学生提高他律意识,做出较为合理的自我判断和对他人的判断等方面,都有待几进一步研究。希望在以后的实践和钻研中进一步突破,为更多好习惯的养成铺路,造福学生。

 

王依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