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上海市徐汇区徐汇实验小学发展规划 (2015学年-2019学年)

作者(来源):[暂无]    

 上海市徐汇区徐汇实验小学发展规划

(2015学年-2019学年)


二○一五年九月


 

目录

 

一、办学基础与需求............................................................................................ 3

(一)基础分析............................................................................................. 3

(二)需求分析............................................................................................. 6

二、发展理念与目标............................................................................................ 7

(一)办学核心理念..................................................................................... 7

(二)学生发展目标..................................................................................... 8

(三)学校改进目标..................................................................................... 8

三、主要任务与项目............................................................................................ 9

(一)营造美好育人氛围............................................................................. 9

(二)深化乐学课程建设........................................................................... 11

(三)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12

(四)探索基于实证的管理与评价........................................................... 15

四、保障措施...................................................................................................... 16

(一)组织保障........................................................................................... 16

(二)制度保障........................................................................................... 17

(三)资源保障........................................................................................... 18


 

上海市徐汇区徐汇实验小学发展规划

(2015学年-2019学年)

 

为落实上海市、徐汇区十三五教育规划和教育综合改革要求,凝聚共识、聚焦内涵、积淀文化,促使每一位教师在变革中生成实践智慧,在家长关心、社会支持下共建教育新生态,让每一个学生在徐汇实验小学能精彩生长,在学校办学诊断与分析基础上,特制订本规划。

一、办学基础与需求

上海市徐汇区徐汇实验小学为独立建制公办小学,是徐汇区教育局创办的第一所实验小学。目前学校正处在从规范办学向特色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新时期,学校要基于近年来形成的办学成果和经验、具有的发展优势,抓住教育综合改革和“十三五”发展契机,在面对挑战、回应需求中积极变革、探索实验。

(一)基础分析

1.学校资源配置水平起点高,资源挖掘与整合潜力较大

设施一流,校园环境美。学校坐落在徐汇区长桥街道,东临风景秀丽的黄浦江,毗邻中海瀛台住宅区。学校办学规模为20个教学班。学校占地32亩,学校建筑错落有致,富有美感;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运动区、教学区布局合理,建筑面积达13471.17平方米,绿化面积约6671平方米。学校高标准配置教学设备设施,实现校园信息网、广播网、电视网三网覆盖,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房、体育馆、劳技室、计算机房等专用教室齐全,是目前徐汇区办学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的小学之一。

严格把关,生源素质高。学校目前有一至五年级共20个教学班,778名学生。生源来自区域内,整体质量较好。我校招生享受教育局给予的户籍所在地入学与全区自主招生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学生素质较为整齐,学生自信、有礼,行为规范好。家长素质整体较好,愿意与学校配合,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期望值高。

敬业爱生,教师素质好。目前全校在编教职工48名,党政干部2人,校级中层3人,其中男教师4人,女教师44人,35岁以下教师36人,党员20人;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100%,其中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6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3名;小学高级职称教师11名;新教师基本素养好,职业认同感高,认真、肯干;学校有上海市园丁2人,上海市模范教师1人,上海市“金爱心”教师2人,上海市德育骨干教师1人,徐汇区学科带头人1人,徐汇区骨干教师1人,徐汇区园丁5人,徐汇区“三奖”5人。

资源丰富,挖掘空间大。学校靠近徐汇滨江地区,滨江岸线资源和自然环境良好,滨江地区公共空间开发和建设品质高,同时徐汇区作为文教先进区,所具有的丰富的科技、文化、教育、人才、历史资源,都为学校整合和挖掘资源,融入城市发展,与家长、社会共建教育新生态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2.学校经过汇师托管取得显著成效,以制度规范管理、以学科支撑质量的局面初步形成

在徐汇区教育局领导下,汇师小学采用教育品牌输出的方法,通过委派办学顾问、教研联动、社会资源共享等形式对我校进行托管。经过托管,我校依托汇师小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浓厚的文化底蕴,从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方面进行深入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制度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按照汇师小学“严谨治校”的理念,目前学校各部门工作职责分明、分工合作、管理到位,秩序井然;坚持教学过程管理,执行校本教研制度,改革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施学生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特征基本形成。

基于课程标准,推进学科研究。目前学校各学科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与评价”的研究中,依托项目实施,基本形成学科与师生共同发展的格局。语文学科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数学学科开展“数学实验设计与教学实施研究”,通过数学实验积累学生数感;英语学科积极开展低年级英语评价护照的研究及“任务链设计”的研究;综合学科以“课程融合”的理念开展综合主题活动的研究,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立足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加强各方资源的整合,寻求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目前已经开发了近40个拓展型课程,学生参加拓展型活动覆盖率达100%。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各类特色课程活动:轮滑社团、篮球社团、“乐乐”布艺社、STEM+课程等,深受学生喜爱。

3.学校文化在积淀中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师生对学校认同感较强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获得较高威信。学校现任校级领导2人,均为硕士,中学高级职称。学校领导班子办学思想端正,依法治校意识强,有较高的理论、决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工作作风踏实。中层干部4人,行政班子成员具有过硬的政治业务素质、良好的师德、丰富的经验、较强的能力,群众基础好,有事业心、责任心,赢得了教职工的信赖。根据2015年6月份教师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校长威信、干群关系融洽程度得分均超过95。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取得较强认同感。学校提出“把美好送给学生,把快乐带给学生,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的教育理念,严抓校训校风建设,促使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根据2015年6月份教师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清晰度得分达到89,日常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体现办学理念程度得分达到90,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契合度得分达到88。

(二)需求分析

1.价值引领与参与需求

随着徐汇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十三五”期间深层次关注和推进义务教育公平、质量与科学发展,新时期学校发展需要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聚焦学生学习品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并发挥班级文化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作用,推动教师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决策与管理,促使家长和社区积极参与学校办学,提高师生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契合度。

2.能力提升需求

围绕学生学习品质,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审美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学会学习能力。提高教师在实践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识和能力,其中,年轻的教师队伍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对于学校快速发展的需求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迫切需要提升能力的重要群体。同时学校需要提高引领和支持教师开展创意设计、创新变革的能力。

3.特色与自主发展需求

学校地处中海瀛台小区内,属于共建配套学校。为了支持新开办学校的稳步发展,目前教育局给予学校户籍地招生和区域内招生相结合的招生政策。作为一所公办学校,在取消照顾政策后,将面临划分地块及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学校需要逐步清晰并强化学校办学和教育特色,明确特色发展目标与路径、推进载体建设和制度保障,激发家长、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和支持的有效性。

二、发展理念与目标

(一)办学核心理念

学校秉持“把美好送给学生,把快乐带给学生,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的教育理念,以“精彩生长ž智慧生成ž共建教育新生态”为中长期办学的实践方向,使学校在探索变革中办出特色,在融入城市中办出品位。

精彩生长:是指让每一个学生在徐汇实验小学能精彩生长。学生精彩不在于十全十美,符合规律才是好的,学校尊重学生生命成长。学生精彩成长,是指向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小学五年的生活中能快乐地学习、生活,不仅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且涵养性情、完善人格、激发潜能,提升学习品质。

智慧生成:是指使每一位教师在参与变革中生成实践智慧,使每一位教师的实践智慧汇成学校变革的动力。学校变革基于知识、观念、责任感、能力,学校崇尚教师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旨在解决真实的问题,主张通过富有创意的设计,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共建教育新生态:是指在家长关心、社会支持下共建教育新生态。生态的才是美好的,学校追求教育新生态。教育新生态,不仅指向于营造一种安全健康、温馨和谐、开放自然、平等民主的文化氛围和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而且指向于学校、家庭与社区有机互动并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及其有效能的实践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二)学生发展目标

在“把美好送给学生,把快乐带给学生,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乐园中快乐健康地幸福成长,培养学生成为“乐学、乐读、乐动、乐行、乐思”的徐实验小乐乐。

(三)学校改进目标

学校改进遵循问题导向、学生学习品质提升为核心、自主发展机制形成为落脚点的行动准则,逐步将学校办成一所符合现代教育要求,适应徐汇教育发展,有办学特色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学校改进主要目标如下:

基本形成学校自主发展的支撑机制。按照义务教育内涵发展新要求新标准,实现设施设备配置水平的进一步优化;形成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规划,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的契合度得到提高;家校互动机制逐步完善,学校引导家长的能力、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得到提高;整合社区、社会资源的机制建立健全,若干合作项目取得实效。

在课程教学领域取得深入推进。围绕学生育人目标,优化已有特色课程,建立乐学课程基本框架,并完成若干门乐学课程的开发及其实施指南手册;教师参与学校课程教学项目设计实施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参与能力得到同步提升;关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的深度整合。

探索实验基于实证的学生学习评价。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绿色指标等评价导向,聚焦学生学习,建立多元参与、关注过程、结果互证的评价机制,实现教师参与评价、开展评价和运用评价结果的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三、主要任务与项目

(一)营造美好育人氛围

开展“六育人”的实践,即全员育人、学科育人、班级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家庭育人,营造美好的育人氛围,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逐步形成学校“快乐”育人文化。

1.主要任务

——继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管理网络。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中层队伍、教师队伍、小干部队伍,进一步拓展德育空间。让家长走进学校——了解教育;让孩子走进社区——宣传教育;让学校深入社区——展示教育。加强与签约社会实践基地的合作,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实践效能。家长学校办出特色,利用学校网络及微信平台,定期对家长进行沟通、家教辅导等,从而形成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育人氛围。

——丰富少先队活动。继续深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 “乐学、乐读、乐动、乐行、乐思”的发展目标,深入细致地落实少先队工作。围绕让每个孩子的潜能的得到最大的开发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关注孩子的校园生活,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实践活动,以各类活动为载体,以少先队的基础组织建设为抓手,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品质教育,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我校少先队工作。

——推进德育队伍专业化。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培养,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人文素养和工作的艺术性。定期评选优秀德育工作者,为年轻班主任搭建成长平台。开展校级德育论文、心理论文(案例)家庭教育个案、优秀德育工作者的评比与交流活动,并予以表彰,形成激励机制。

——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建立德育科研机制:鼓励班主任老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积极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实践。完善德育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社区评有机结合。实施德育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正副班主任考核奖励制度。将学校的一切德育活动与教师工作考评有机结合,激发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继续开展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集体等的评选。

2.重点项目

——德育活动的课程化设计。学校通过丰富德育内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活动进行课程化设计。

——《徐汇实验小学一日常规》制定实施。人人参与《徐汇实验小学一日常规》的制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活动,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和安全教育力度。班主任针对训练重点及时反馈训练结果,学校德育室、大队部继续实施每周评比一小结,每月评比一总结制度,并公布结果,引导学生争做“五乐”少年。

——班级文化建设与评比。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创建与评比,并把此项内容纳入优秀班级评比项目,营造浓浓的育人氛围。进行班级心理健康栏目的创设、心理咨询室的开放,加强心理专兼职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配备心理专职和兼职辅导老师为学生、家长、教师进行心理辅导,调节他们的心理。

3.达成标志

Ø《徐汇实验小学一日常规》及《点赞乐乐》行为习惯养成校本课程。

Ø形成一支有实力的校骨干班主任队伍,起辐射、引领作用。

Ø争创区行为规范达标校。

Ø心理辅导工作见成效,学校成为上海市心理健康达标校,争创上海市心理健康示范校。

(二)深化乐学课程建设

1.主要任务

——围绕学校育人目标推进课程体系化。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学生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建设的总规划并做好落实工作。尤其在拓展型、探究型课程规划中尊重学生发展需求、尊重教师特长兴趣,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鼓励教师个人或合作开发两类课程。

——完善课程运作机制。建立需求调研机制,使课程设置逐步趋向于学生需求的均衡化。建立课程申报机制,促使学校教师结合自身的特长与兴趣爱好,根据要求撰写《课程实施方案》。建立课程选课机制,确保学生在五年中所选课程须涵盖学校的各类课程,以培养自身多方面的兴趣。实行课程删选机制,淘汰不适合学生或学生不喜欢的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反馈机制,不断规范和提高课程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程服务。

2.重点项目

——建立乐学课程框架。围绕学校“把美好送给学生,把快乐带给学生,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的教育理念,聚焦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的从目标定位、课程要素、课程结构与类型、课程实施条件与评估等方面构建指向徐实验小乐乐品质培养的课程框架。

——开发若干门乐学课程。从已有特色课程或活动中筛选出种子课程作为乐学课程重点开发,并总结开发经验基础上扩大范围,力争在乐学课程框架下形成若干门有质量的乐学课程。

3.达成标志

Ø乐学课程建设框架。

Ø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初具规模、体现时代要求和办学理念。

Ø课程管理制度实现进一步完善。

(三)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1.主要任务

——倡导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础型课程是达成学校育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研究学情,开展有效教学。准确理解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重点关注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方法的有效、教学评价的一致及多元,提高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水平。

——开展基于规范的流程管理。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三维目标制定应基于课程标准,体现年段特点,表述做到集中、适切、明确。上课: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三类课程实施做到专时专用。关注课堂有效性研究,加强学生实践体验,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业:遵循学校作业监测机制相关规定与要求,严格控制各年级作业量,作业内容与形式关注学生兴趣激发、习惯养成、品质培养等方面。辅导:日常注重培优补差。补差工作力求做到耐心细致,夯实基础,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及学习习惯的养成。评价:清楚把握各年段课程目标要求及学习习惯,教学内容与评价保持一致,注意评价内容难易程度合理。关注评价结果对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作用。

——研究基于主题的有效教研。以问题为导向,紧扣项目研究,立足教学实践,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难题,努力提高教研实效,探索“协同互助”的教研模式。推进每学期课堂教学展示自报课与大组研究课活动。如语文、英语学科以院校合作的《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为抓手,积极开展《语文、英语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通过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进行顶层设计,研究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制定学科课程单元实施计划,编制教学指导手册,并在单元教学实施中切实解决出现的问题,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领导力。数学学科以课题研究《关于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数学实验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为抓手,通过探索设计关于培养小学生数感方面的有效数学实验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发展数感,有效地获得数学知识。综合学科以《综合学科活动手册》的实践编制为抓手,以“课程融合”的理念设计综合学科活动,形成学生一~五年级综合学科活动系列,激发学生探索实践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加强学校科研工作。一是健全和完善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形成由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科室和课题组构成的三级科研管理网络。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各项管理制度。二是促进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相互渗透。以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出发点,选择和确立研究内容,在探索和研究过程汇总将具体做法和经验进行归纳、提炼、提升。三是培养学校科研骨干。通过学校课题研究实践及各类培训,培养学校科研骨干教师。四是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校级、区级的课题研究,提炼教育教学中的策略、方法,并有成果体现。

2.重点项目

——开展校本化课程实施品质研究。以参与徐汇区教师进修学校主持的课题《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校本化实施课程的品质提升实践》为抓手,积极开展《语文、英语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指向教师实践智慧的创意设计。通过工作坊的方式,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制定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并实施方案、总结经验、提炼经验。搭建学校创意设计优秀方案的交流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好的创意设计。

——校本教研制度体系构建。确立校本教研的定位、明确课堂是校本教研的场所,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基地,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行动教育是校本教研的模式。建立并落实校本教研各项制度,建立学习型的教研组。建立与培养教研组长的管理能力,能策划及组织校本教研活动。

3.达成标志

Ø形成一套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并持续、健康的开展。形成一支管理能力较强的教研组长队伍。

Ø有1~2个教研组能在区级层面开展校本教研展示活动,争创区优秀教研组。

Ø教师创意设计优秀方案及交流机制。

Ø完成编制《徐汇实验小学语文、英语教学手册》及《徐汇实验小学综合活动手册》,并形成校本培训资源。

Ø形成学校科研管理制度,成功申报1~2个区级课题。

(四)探索基于实证的管理与评价

1.主要任务

——强化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强化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目标的达成度,更关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科知识能力、学习情感、习惯、态度等纬度。比如根据“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要求,一二年级设计了《英语小护照》作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该评价从学生的听说技能以及学习习惯、态度入手,记录了学生每周的英语课堂情况表现,课后听读背诵表现,每周一次的录音模仿作业检测,每三周进行的模块评价等内容,较为全面呈现出学生英语学习情况。

——强化学习的表现性评价。基础型课程按照学科、年段要求进行等第制或百分制评价外,每学期末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表现采用评语评价。教师积累学生课堂表现、表现性任务完成情况、各类考查情况等的记录,用评语地形式反映出学生学业发展状况。结合学生个体学习情况,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探索学生素质发展的综合评价。基础型课程主要通过“学生成长手册”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拓展型课程借助网络平台,对学生出勤、相关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探究型活动中由相关学科教师设置评价指标,特别关注学生活动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家长、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形成学生的综合评价。

 

——完善教师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基础型课程中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以每学期五环节流程管理中规范实施的情况为依据,主要从备课、作业检查及推门课反馈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管理。拓展探究型课程中对教师的评价以每学期期末学生问卷情况为依据,主要从开发实施的拓展探究课程学生满意率和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来进行评价,并由学校通过校本培训的机会,对实施效果良好的课程进行表彰和推广。

2.重点项目

——学科等第制评价研究。以“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研究为主题,在低年级的语、数、英学科中开展等第制评价研究,尝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将低年级等第制评价研究的经验辐射到各年级、各学科。各备课组长根据本年段课程标准要求与学生实际调整原有的评价方式与内容。

——学校管理状况评估。每年对学校办学理念在工作中的体现程度、办学目标与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契合度、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学校内外部关系调适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分析评估。

3.达成标志

Ø基于实证的学生学习评价案例研究

Ø学校管理状况调研报告

Ø家长参与学生学习评价的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落实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保障作用。逐步建立党建各项制度,并有效落实,创设良好教书育人氛围和发展环境,积极创建区文明单位。

——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教师的思想建设,为学校的高水平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全力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以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完善机制、创新方法,进一步促进学校理论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发挥党员教师在学习文化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大骨干教师和中层干部队伍培养工作力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重视中层干部选拔培养。以“把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意识加大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并制定培养计划。

——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学校的高水平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一是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这一主题,对照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开展好学校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切实通过创先争优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更好地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师生成长成才。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立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主题活动,聚集、积累、挖掘、宣传我校师德师风的事例,树立我校教师的良好形象。注重培育教师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建立健全师德师风与业绩考核、岗位聘任、人员聘用和奖惩相挂钩的机制,倡导教师敬业爱岗。三是积极开展各类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和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开发网络教育资源,拓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渠道,开展广泛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制度保障

——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加强学校依法治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完善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升教职工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服务、健康成长;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工作。

——推进规范管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广泛的安全教育活动。发挥规范性制度作用的同时,逐步形成校本化的《管理手册》,努力谋求“制度文化”和“个性管理”的关系平衡,用更贴心的人文关怀,更科学的民主管理,形成学校赏识人、凝聚人、培育人、成就人的校园文化,努力创建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文明和谐校园。

——建立学校规划推进机制。成立学校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的全程实施、管理和监控,引领行动项目的推进并提供服务,制定与规划相匹配的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建立行动项目运作机制,根据项目实施需要成立由多个部门人员构成的团队,项目实施方案经专家论证、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批准后予以实施。建立学校规划实施自评机制,聘请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与校内党政代表、教师代表、专家代表若干人组成督评小组,定期开展行动项目诊断性评估,保证行动项目实施的有序有效。

(三)资源保障

——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按照市、区十三五教育规划要求,落实创新实验室建设、图书馆功能拓展和安全教育场所建设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装备水平。围绕本规划确定的内涵发展项目实施要求,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提高资源开发运用水平。落实徐汇教育综合改革、滨江学区化办学要求,充分运用区域内科技、历史、文化资源,建立资源开发运用机制,为学校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2016年9月调整,后续逐步改进中)


 焦轶萍校长

陈霆婷副校长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