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思维品质的校本研修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作者(来源):[暂无]    


项目类型

一般项目

 

 

 

徐 汇 区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开 题 报 告

 

 

项目名称

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思维品质的校本研修机制研究

项目承担人

焦轶萍

所在单位

一般项目

 

 

 

 

 

徐汇区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17年12月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1、时间:2018年2月27日

2、地点:

3、评议专家:杨向宜  杨姣萍  严加平

4、参与人员:

二、开题报告要点

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思维品质的校本研修机制研究

【主题词】

教学思维品质  校本研修  实证研究  青年教师发展   共性需求

【突破点】

1、 出发点:有先进教育理念指引,青年师的专业提升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点,是我校整体发展与教师个人成长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二者诉求一致。

2、 可行性:提升青年教师的思维品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校本培训作为探索路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载体,便于实践操作和成效外显,比较适切。

一、 主要概念的界定:

1、青年教师:

通常我们从教师年龄(如30或35周岁以下)或教龄上(如1-3年)来定义该教师是否为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尚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初步阶段,在此期间,他们要完成师生角色转换,站稳讲台,掌握基本的课堂教学规范等。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本课题研究中,我们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出发,将教龄在一至五年,或转至小学教育专业领域工作年限在一至五年内的老师定义为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的优势在于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水平,并且拥有较高的事业热情。不足在于,由于经验积累不够,青年教师对实际教育教学了解不充分;对于自我职业定位会过于理想化,盲目性较大,在解决问题时也欠缺应变力。

2、青年教师校本研修

青年教师校本研修,即在本校内为培养青年教师而进行的各类专业发展活动。 “校本”体现三个意思:在学校内,即限定了专业发展活动的场所;基于学校,即研修是基于本校实际及本校青年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和实施;为了学校,即目的指向学校及本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

 

本课题中的“校本研修”实践将围绕“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思维品质”这一目的来组织和开展,实践的效果也将以该目标作为考察重点。

3、教师的思维品质

   教师的教学思维品质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备课、上课、研讨、辅导等)表现出来的思维特点。教师的这种教学思维品质会因为个人的学习经历、性格特征、知识结构、认知特点等而有个体差异。

    有学者认为好的“思维品质”包括“客观性、积极性、利他性、清晰性、独立性、连续性、深刻性、综合性、批判性、创新性”。也有学者认为“思维品质主要有思维准确性、严谨性、敏锐性 、辩证性、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 。这些特质互为融合,渗透在思维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同时发挥作用,影响着思维质量。

本课题针对“青年教师需提升的教学思维品质”,我们在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该教学思维品质的框架确立如下:

1、独立自主的思考态度

首先,从“品”入手,即从思维态度开始转变,增强思考的独立自主性这一基本特质。自主的思维态度即善于从多个选择中,筛选出自己的判断依据,具有相对独立的判断力和辨析力。从我校青年教师的现状来看,首先必备独立自主的思维态度。这种思维的主动性源于对职业生涯求发展的意愿,源于对个人专业要求和现状定位。

有独立自主性思维品质的教师,会表现为:在诸如公开课、教学比赛等发展平台上,乐于展现自己对教学的个人理解和想法;拿到教学内容时会先独立思考和设想,再参考和借鉴他人经验进行修改调整;在课堂教学中不照搬原抄公开课教法,不完全依赖师傅和前辈老师的“手把手逐字逐句型”传教;并能及时自主反思,且养成这样独立反思的习惯。

接着,从“质”的角度,本课题在思维质量上界定了“系统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三个维度。 

 

2、 “系统性思维”

“系统性思维”即思维关联度强,思考问题时善于将整体分解成若干部分,也善于发现整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善于发现内部关系的规律,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教师能从全局看待问题和事物,而不是只关注局部或片段。

例如,第一,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来说,不仅清楚所教课文的教学目标,还要对单元目标、该年级的学科目标、甚至是对小学整个阶段的儿童发展目标有全面的认识。在课堂中会有意识地进行“前后勾联,温故知新”——帮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并迁移到新内容的教学中来。第二,对课堂教学来说,系统性思维还体现在对一堂课的结构有整体把握,有完整的思维链:从教学设计的原因(为什么这样定目标?为什么设计这个环节?)到过程做法(怎样教可行又有效?)再到实施效果(目前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怎样的?他们能理解到什么程度?)有整体的思考。第三,对教材理解来说,教师理解同一单元每篇课文之间的关系,清楚教材编排背后的意义,甚至有意识地将现阶段教材放入整个小学阶段来定位,通过纵向比较来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

3、 逻辑性思维

“逻辑性思维”即思路清晰,有明确的思考目的路径,每一步思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具体表现在课堂中的问题设计、师生互动上尤其体现教师是否思路清晰、有逻辑;在教学反思的撰写、思想的表达上,也能非常体现这一思维特点。

4、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根据恩尼斯的定义,是一种为了做出最优决策而进行的言之有据的反省思维。该思维活动中的“有据”就是能够依据科学规律和客观事实来思考,不偏颇不主观臆断。因此,批判性思维首先需要对事物或现象有较强的理解力,还要具备事后复盘的反思习惯。

批判性思维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为,教师能够根据科学规律来思考教学现象,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能充分地理解和客观分析,养成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刻反思的习惯。

 

1)思维的深刻度

如果教师能够依据教育科学规律来思考问题就会避免许多偏颇,更能提高思维的深刻度。例如:一位学生课上做不出数学题时,若教师能够根据学习认知规律来思考背后的原因,可能就不会局限在学习态度、数感或运算方法上找答案,问题也可能出在语言理解、学习心理状态、家庭环境等因素上。如此一来,教师就能有更深刻的思维力度,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又例如,青年教师对儿童学习问题行为的理解上。教师不只是观察到儿童学习表现的表面,而能以理解的态度去深入分析产生这一学习问题表现的原因,从多方面寻找影响儿童学习的因素等。再例如:课堂教学时,如果青年教师在充分理解范课教学意图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就会更注重去思考经验型前辈之所以这样操作实践的原因,力求“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就可以尽量避免浮于表面的模仿,也会在模仿时根据自己的课堂实情进行灵活调整。

建立在充分理解教学现象和教育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批判性思维的第二步就是能够进行完整的复盘,即反思活动。这需要较强的思维精细度和思维概括度。

2)思维的精细度:

精细的反思表现在对发生过的教学行为的脑内再现和还原,一般会在教学反思中呈现出来。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回溯性思考。具体到实际,就是教师能够在课前课后尽量精细地模拟或还原某个教学情境,经历从目标到做法的实际操作步骤,从抽象到具象的思维过程,孕育出相对成熟的思考。其中牵涉到环节设计的可行性,所以除了更多的经验积累,养成良好的课后复盘反思习惯是关键。

3)思维的概括度:

优质的反思还需要较强的思维概括度,即教师能对已有的零散思考、经验进行概括、提炼和总结。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当堂回答反馈的梳理、总结;个人教学反思中的论述和整理;教研活动中的发言归纳等等。

 

二、 研究目标

1、发现规律,探索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了解我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发现优质思维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规律,通过尝试合适的“思维方法”,以教学行为为载体来探索提升青年教师思维品质的方法,探索优化师资队伍的有效策略和路径,形成我校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专业化发展模式。

具体目标达成成果表现为:能够自然形成青年教师交流“好友圈”,不限学科不限年段;能够澄清并构建我校青年教师所要发展的思维品质的框架和内涵;能够梳理出一套青年教师适用的思维方法;初步开发能评价青年教师思维品质的工具;能够学会并整理出若干思维导图或教学路径;能够展示一些自主展示的课堂,形成课例若干;能够集成一份有质量的青年教师反思集或论文集。

2、 立足实际,解决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的引领,进一步解决实际发展的问题: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成就青年教师个人的健康快速成长,稳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力求达到家长与社会对学校的期待。

以上就是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最终我们想要看到青年教师成长的具体表现为:

能够围绕“青年教师思维品质提升”,梳理出有效落实不同思维品质的校本研修实践路径;能够提升青年教师对自己教学思维品质的判断和认识,并在参与校本研修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提升思维品质的方法且持续实践的能力和热情。

三、 研究内容与过程

(一)研究内容:

研究“教师思维品质”即研究教师如何思考的,从实践中提炼出规律和方法。

1、现状研究:分析学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和需求

我们先进行文献资料搜集,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国内外有关培养青年教师研究的情况,选取适合校本特点的理论或经验,为实施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接着,我们将运用调查法,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等科研方法了解分析青年

 

教师的困惑和需要。依据教师制定的五年成长规划,对学校教师思维品质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做分析,形成调研报告,明确学校青年教师在思维品质发展上的需求,做好引领,从而使整个研究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

2、 目标规划:制定符合青年教师发展阶段与学校发展要求的目标与规划

从学校与教师两个层面入手,基于现状分析和情报综述,帮助学校教师制定出符合其思维品质发展阶段与学校发展要求的目标与规划。学校层面主要做好理念上的引导,研究制定怎样的发展目标,开展怎样的校本研修活动,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教师的思维品质发展。

3、 策略研究:基于现状和目标导向设计和实践校本研修方法策略

我们认为设计更加多样和丰富的校本研修方式,以学校为基地构建平等对话与交流的文化氛围,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的校本研修活动才是激发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校本研修活动,对青年教师思维品质发展规划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引领、指导等,都是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例如针对“形成独立自主思维态度”,我们预设“自主研修+专家引领”的研修策略:组织青年教师尝试先自主备课,再反思自己的课堂过程;认真聆听专家讲座或师傅或前辈、专家老师的建议和指点,最后根据自我反思和专家指导改进调整或模仿教学。组织一些青年教师沙龙,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想法,以更轻松的形式调动思考的主动性。

例如针对“思维的关联度”,我们设计“同伴互助+比较课例”的研修方案:打破年段和学科限制,通过组内或组外同辈(青年老师)互相听课、探讨、交流的跨界研修,促成教学全局观的形成。在教研活动中,邀请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组的青年教师加入,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例如针对“思维的精细度”和“思维的概括度”欠缺的问题,我们设想尝试“观摩录像+随记反思”的研修方法:在日常教学中随时记录点滴片段,收获经验或失败皆可,篇幅长短不做规定。给凭空想象还原一个台阶,通过观摩他人和自己的课堂实录,从中逐渐摸索提升精细化思维的能力;我们还希望引入网络平台上的资源,让老师学习一些有趣的思维导图,如鱼骨图、辐射图等,尝试用头脑风暴、定向追踪等思维方法一起读同一个故事或解决同一个教育问题…….

 

如上所列,我们将开展基于具体教学课例的实证研究。以案例研究法为主,选取富有典型性的教学案例为载体。同时,我们将采用科学的观察工具,深入课堂,以随机听课的方式进行现场观察,获得真实的有效数据,增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课例研究中运用行动研究法加强实践和反思,围绕课题在教学中贯彻教育思维品质,再对研修策略进行调整或增补,然后在进一步实践策略。最后运用经验总结法,课题组以及教师个体对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得失进行深入研究,探求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措施和方法。最终通过客观、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炼规律和方法路径。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 年 9 月~2018 年 1 月)

1、完成实验方案,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完成情报综述,组织申报和开题论证会议。

2、开展座谈会,了解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

3、外请专家,为青年教师做职业生涯解读;

4、由部分骨干教师成立工作坊,先行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

5、同伴引领,指导教师制定发展规划;

6、完成学校青年教师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18 年 2 月~2018 年 12 月)

1、 各学科备课组长结合教师职业发展情况, 有针对性地制定本组年度研修计划;

2、引领教师参加各种思维品质发展活动,依据个人制订的目标和研修方法加以落实;

3、教师完成自我评估,以督促个人思维品质目标的实现情况 ;

4、学校就教师思维品质发展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考核;

5、整理经验,完成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深入实施阶段(2019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

1、教师对制定的规划目标和方法作适当调整;

2、各学科备课组长根据教师调整后的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本组年度活动计划;

3、继续引领教师参加各种思维品质发展活动,依据调整后的目标和方法加以落实。

4、教师个人及学校对本年度的目标达成度进行考核评估。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19 年 1 月~同年 6 月)

收集资料

完成课题主题报告。

 

四、研究条件分析

 1、人力保障:

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积淀并注意吸收最新教育研究信息,加之我们长期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能够捕捉到目前教育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与校内外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力争形成优势互补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充分发挥各自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专长,以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准和实践效力。

2、组织保障:

  课题组将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通过专家、学校校长和主管科研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以科研中心为基础,建立相互合作的研究组织,以调动教职员工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群体研究的氛围,从而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与实施。

3、物力保障:

学校将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教育环境、资料信息、实验研究对象等。

4、财力保障:

课题组每年将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将自行筹集一定的经费,包括聘请专家课题研究、讲学、设备、研究资料、教学资料、会议费等,并在校内为实验教师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

五、创新之处

1、 研究视角关注根源性问题:以学校整体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的共同需要为契合点,抓住提升师资队伍中发展青年教师专业这一关键因素,从问题现象挖掘内隐的本质——“思维品质”。

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我们认为这不仅旨在唤醒教师要把学生当作生命个体,同时也旨在唤醒学校要把教师当作生命个体。

 

我校是一个年轻的学校,教师队伍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重占到73.3%,

涉及学校的各个学科和每个年级。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是我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更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所以,学校发展非常需要尽快建构一支富有内在发展需求与创造活力相融合的新型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是迫切需要提升能力的重要群体。这是我们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

青年教师知识结构新,专业基础好,接受新事物快,富有朝气,精力充沛,充满活力,是学校的新生力量。这些青年教师虚心好学、期望拥有高超的教学专业技能、渴求社会尊重,渴望事业成功。尽管他们虚心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他们的实践经验不足,对教材和新课标教育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教育教学经验少,教学技能和驾驭课堂的能力都有待提高,无论是师德水平还是教学水平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青年教师尽管充满热情,但在教学中研究意识淡薄,研究能力较差。所以,青年教师有强烈的发展诉求,却苦无适切有效的方法。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交互主体之一,对学生的教育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作为一个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结合体,其成长的过程既是个体生命的生长,又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决定的具有思维品质的成长。只有能够完整的了解真我概念,运用自我为工具的教师,才能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真谛,了解学生所需,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特质,并合理利用此特质于教育教学中。教师个性的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师思维品质进程,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安排,以及对思维品质学生的培养都有重大意义。

我们通过日常听课、座谈交流等活动发现,导致青年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由于缺乏对教学的深入理解,对于课堂教学有效 性的理解仅停留在自己是否能顺利走完教案,无法顾及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二是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导致,明知道自己在教学中有诸多问题,但是缺少相应的解决策略。显然前者是问题的根源,“心”的问题出在“思考”上。因此,这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能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积极反思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识,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思维品质的问题亟待解决。

综上所述,优化青年师资是学校与教师发展的共同迫切需求。

 

2、 研究方法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基于实证探索,运用科学工具和科研方法,聚焦行为研究 ,使内隐的研究对象(思维品质)的变化得以外显可视。

学校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与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办学水平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与高度,同时也遇到了学校发展的“高原期” 。如何解决学校高水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全局性问题,学校在设计“教师思维品质发展”实施方案时,就把创建实践载体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凝炼实践载体的过程作为全校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思路的过程。在分析把握学校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发展规划,最终将落脚点放在教师的思维品质培养与发展上,确定了“学习践行,骨干引领;均衡发展,良师立校”为学习实践活动载体。,

校本培训的方式以其较强的全员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成为了众多培训中的重要形式。“校本”二字不仅限定了培训场所,同时培训目的也指向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基于本校情况,由校方进行组织安排,不仅便于实际操作还非常有针对性。它立足于学校、教师实际,能够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近年来教师专业培训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也为我们基层学校培训提供了参照的范本。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想通过这一形式作为本课题研究的探索路径。

同时,我们将研究重点聚焦至教学行为。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最欠缺的思维品质缩小了研究范围,希望能通过具体的行动研究将隐性的思维品质由内而外显性化,从外在行为表现的变化看到内在思维品质的发展。

我们希望以实证研究作为探索路径,通过本课题获得更明确的理论方向指引,优化我校师资队伍,帮助青年教师更扎实地提升业务能力,更快速地进步。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7.9—2018.12

《青年教师现状及成长对策调查报告》

 

报告

肖燕

2

2018.12-2019.2

《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思维品质的校本研修机制研究》结题报告

 

报告

王依婷

3

2017.2—2017.12

编辑《论文集》、《反思集》、《案例集》、《教学设计选》、《青年教师成长故事》

 

资料

张黎敏

4

2018.2—2018.6

课堂教学展示(现场和录像)

 

录像

陈钱刚、汤杨静子

5

2017.9-2018.12

青年教师成长一览表

 

资料

张凌燕

6

2018.2-2018.12

课题成果展板

 

展示

肖燕

7

2018.2-2018.6

教师成长记录袋

 

资料

肖燕、张超骏

8

2017.9-2018.12

青年教师成长博客

 

展示

陈钱刚

最 终 研 究 成 果(最 多 限 报 2 项)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17.2—2018.12

编辑《论文集》、《反思集》、《案例集》、《教学设计选》、《青年教师成长故事》

资料

肖燕

 

七、经费分配

初步估计需要3万元。

拟申请经费2万元,用于下述项目开支:

· 资料购买与文印:1000.00

· 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3000.00元

· 专家开题、中期、结题论证:6000.00元

· 小型研讨会会务:6000.00元

· 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建设:8000.00元

· 外出参会差旅:4000.00元

其中缺口经费学校将向区教育局申请或自行解决。

 

 

 

 

 

 

 

 

 

 

 

 

 

 

 

 

 

 

 

 

 

 

  项目承担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分解

研究方法

工作内容

时间安排

阶段性成果

负责人

内容一:现状研究:分析学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和需求

1、搜集理论资料和研究情报

文献研究

尽可能全面地搜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选取理论依据


情报综述

 

座谈记录

……

 

……

2、了解实际现象和问题

问卷调查

通过匿名问卷调查了解青年教师在专业领域存在的困惑


3、了解现状聚焦突破点

座谈

通过开展座谈交流聚焦关键共性问题

……

内容二:目标规划:制定符合青年教师发展阶段与学校发展要求的目标与规划

1、梳理研究思路,确定侧重点

经验总结与数据分析

分析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结合经验整理确定实证重点。


调查数据汇总与分析报告

 

目标规划

 

研修方案

……

 

……

2、制定目标规划

合理假设

基于青年教师的现状和校情制定目标规划


3、设计方法策略

合理假设

基于前备经验和现状设计有针对性的研修策略

……

内容三: 策略研究:基于现状和目标导向设计和实践校本研修方法策略

1、实施研修方案

课例研究与行为研究

青年教师根据预定目标和预设方案进行研修


教学案例

 

目标规划修改稿

 

研修方案修改稿

……

 

……

2、调整目标和方法

质性分析与行为研究

根据实践情况调整目标和实施路径


3、再实践再总结

行为研究和比较分析

根据调整再次进行教学实践,与之前的情况分析比较,再总结

……

内容四:总结提炼

1、汇总阶段性资料

综合分析和经验总结

汇总整理资料,深入分析,提炼规律,撰写成文。


结题报告

案例集


研究内容与过程

说明:“研究内容分解”根据项目研究实际情况填写。表格可以根据研究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项目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徐汇区教育进修学院教研员 杨姣萍老师:

  关键概念的研究对象青年教师——从专业发展水平的角度出发更好。

      思维品质:文献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的基本理论框架 (预设) 

                         思维方式-思维特点 表格 图谱化 注重哪几个维度

                         规划引领 需求引领 尊重发展现状进行引领 体现自主性

                         规划中的实践任务:研究对象的分类 分配怎样的任务

                         校本课程内容要与老师需求更匹配                           

                         思维自主性的培养地位可以更突出一些。

 

徐汇区教育进修学院教研员 严加平老师:

聚焦思维品质:目标 途径 等聚焦到思维品质这个点。

               思维品质:界定 :1学理 理解思维品质,逻辑框架与实际结合

                                2思维品质框架的搭建需要重构

收取行为上的自我描述,基于条理化的依据。

课题名称“校本培训”名称可再商榷 最好体现和发挥老师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用“研修”

    目标:可量化,可显现的量化指标。细致的定位。

          可具体化,澄清青年教师的思维品质和框架、开发一些相关的评价的方法依据判断

          标准和工具 、提升思维品质的方法和路径、形成思维品质提升的资源和系统课程。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事件,再跟进匹配要做的事情。

 

徐汇区教育进修学院教研员 杨向宜老师:

操作结合实际: 概念框架的构建可参考李振涛的著作  

             四种类型是指思维方式—思维品质 (在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化的特点)

             引导到可以观察的点

                 比如“思维的关联度” 思维的清晰度 思维的精细度思维的深刻度

             五个度有载体,与教学都有关联,从思维度上考虑教学行为。这样有路径。

   

    把科研纳入教研活动的核心地位主线,建设更灵活的团队,打磨一批带动得起的青年教师,整合开放的专业资源,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

 

 

                                     评议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四、 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项目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1、课题名称稍作改动:“校本培训”更换为“校本研修”。

2、“青年教师”在本课题中的概念界定中心调整为以“入行年限”和“专业发展水平”为准。

3、“思维品质”概念界定重新根据综述和校情进行框架重构,分为思维的“品”(即思维态度)和思维的“质”,思维的“质”再下属细分为“思维的关联度”、“思维的清晰度”、“思维的精细度”、“思维的深刻度”和“思维的概括度”五个维度,并结合具体教育教学情境进行阐释。

4、与思维品质概念相对应的研修策略进行了更具体的设想与调整。

 

 

 

 

 

 

 

 

 

 

 

 

                              

                              项目承担人签名

 

年  月  日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