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思维品质的校本研修机制研究”中期报告

作者(来源):[暂无]    

徐 汇 区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中 期 报 告

项 目 批 准 号

项 目 名 称  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思维品质的校本研修机制研究

项 目 负 责 人   焦轶萍

所 在 单 位    徐汇实验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19.2.

徐汇区教育学院

徐汇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19 年 1 月

1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检查时间:2019年   月

检查地点:徐汇实验小学

评议专家:特级教师、区高级教师、区科研室杨向谊老师,

上海教科院普教所严加平老师

参与人员:  第一组:陈钱刚、顾圣裔、顾梦婷、李倩茹  

第二组:冯晓蓉、吴琛麒、方芳  

第三组:王依婷、汤杨静子、张黎敏、朱颖琛、张超骏   

第四组:张凌燕、杨亭亭、张静娟

校领导:焦轶萍校长、陈霆婷副校长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

可预期成果等,限 5000 字左右,(可加页)。

(一)课题概述: 

我们徐汇实验小学是徐汇区教育局创办的第一所以“徐汇”命名的实验小

学。目前学校开办才六年有余,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学校管理逐步规范、

有序,师生获得共同成长,家长认可度较高,学校办学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

在基本达成创办初期的发展目标后,我校正向更高的目标稳步发展。由于教师

的成长是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们的青年教师队伍在全体教师中占比

高达80%,全校教师平均年龄仅31岁。所以,青年教师成为迫切需要提升能力

的重要群体。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通过上海市绿色指标学业测试、区学业水平测试,我们发现我

校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指标上与区内平均指标持平。通过听课、访谈等调研

工作,我们了解到年轻教师的发展需求和实际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高

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源于这一问题,我

们把“思维品质”作为突破口,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从2017年底立项,2018年3月正式开题至今,已历时约一年。课题

研究中采用运用调查法,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等科研方法进行现状

研究来分析学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青年教师发展

阶段与学校发展要求的目标与规划。之后,课题组以行动研究法开展了工作坊专

题活动、青年教师悦读沙龙、乐学杯教学评比与课例研究等各类形式的实践研究。

研究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最后运用经验总结分析法,对实践和研究过程中的体会

与得失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梳理出有效落实不同思维品质的校本研修实践路径

探求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措施和方法。

 

 

 

课题的实践价值在研究过程中逐渐体现。青年教师在此过程中能够围绕“青年

教师思维品质提升”,逐渐主动探究和思考,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逐步提升对教

学思维品质的判断和认识,并在参与校本研修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提升思维品质

的方法且持续实践的能力和热情。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达成两个研究目标:一是发现规律,探索方法:

了解我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发现优质思维

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规律,通过尝试合适的“思维方法”,以教学行为为载

体来探索提升青年教师思维品质的方法,探索优化师资队伍的有效策略和路径,形

成我校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专业化发展模式。二是立足实际,解决问题:通过课题研

究的引领,进一步解决实际发展的问题: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成就青年教师个人的

健康快速成长,稳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力求达到家长与社会对学校的期待。

 

(二)主要进展与阶段性成果

课题研究开展至今,经历了开题、开展工作坊研修、明确核心概念、制定科学

量表工具等多个历程。

1、 开展青年教师座谈与文献研究了解现状:

第一次青年教师座谈会上,老师们借助文献,反思日常工作后,达成共识:对

课题中“思维品质”的概念缩小界定范围,聚焦教学,把核心概念定位在“教学思

维品质”一次上。会上,老师们积极讨论,但众说纷纭,文献中可借鉴的说法也不

少,对“教学思维品质”的概念框架还未理清。同时,我们在交流中找到了值得尝

试突破的地方:从教学行为入手,应该可以探究出行为背后的思考。于是,我们把

第一次研修工作坊的内容定为一次头脑风暴,找一找能够与思维品质对应的教学行

为。座谈会后,课题核心组老师粗粗起草了教学思维品质概念框架,提供了一个大

致方向给大家去反思日常教学行为与教学思维品质的关系。

2、 开展专题工作坊活动不断清晰界定课题核心概念:

我们开展了第一次课题组研修工作坊活动。面对汇总得到的一大堆结果一筹莫

展之际,我们有幸得到了专家的指点:要对研修结果归类梳理才能发现突破口,而

归整的依据正好可以参照已界定清晰的核心概念框架。于是在这场头脑风暴中,课

 

2

 

 

 

 

题组老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了各种可能体现教学思维品质的教学行为,并在汇总中

确定了观察思维品质的载体为日常教学环节(备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作业

评改与反思)。同时在碰撞中,我们从懵懵懂懂的模糊理解中逐步形成了对核心概

念认知,已“系统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三者构建了核心概念的

定义框架,借助“思维的关联度”“思维的清晰度”“思维的精细度”“思维的概

括度”和“思维的深刻度”这五个维度诠释这三个思维品质特性。

我们在本次活动中基本达成了三个目标:聚焦“解决课题科学量表的定型与开

发”这一问题,讨论确定观察思维品质的基本载体。通过讨论,梳理对应各思维品

质的主要教学行为,初步形成我校教师教学思维品质-教学行为框架。在活动中积

极思考,参与互动,对核心概念加深认识,锻炼思维能力。借助专家的指导和恶自

身思维的碰撞,我们形成了两项研究成果:不仅调整确定了核心概念教学思维品质

框架,还汇总了教学思维品质对应教学行为表现的总框架。

3、 开展专题工作坊活动研制观察量表作为科学工具:

我们为攻克“制定科学的观察量表”这一难关开展了第二次专题工作坊活动。

根据核心概念框架,我们把日常教学环节与“三个特性”和“五个维度”对应起来,

初步梳理出了一些典型的教学行为。核心组成员根据这张思行对应总表,再细化到

更具体的可观测行为,以三个思维品质为观察角度,罗列出了与之匹配的具体观察

指标,起草了一张课堂观察量表。第二次工作坊研修就把目标定在检验量表的可操

作性上,研修内容即通过运用这张量表实际观察一堂语文课来检验工具的合理性。

张黎敏老师作为骨干教师带头先行,承担了开课任务。她的语文课作为范例充分体

现了教学思维品质的特性,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具体化的理想目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师们分组聚焦不同的思维品质特性,对照量表

上的细目指标观课,并记录了相关教学片断和场景,得到了客观的数据和现场实录。

在讨论中,老师们能有意识地根据量表上所记录的内容围绕核心概念进行评课,提

出的观点有理有据。还有不少老师,虽然不是语文学科,却能跨学科联系自己的教

学实际来阐述观点,延伸了思维的深度,拓宽了思维的广度。研修中,每位老师都

积极发言,可见思考非常活,思维能力得到了实质的锻炼。而通过研讨,量表中的

细目标得到了检验,能被集中探讨的条目是合理的,可观测的,而乏人问津的条目

就是值得商榷的,需要调整的地方也就一目了然了。研修后,核心组整理了研修反

3

 

 

馈,根据三个思维品质特性调整了量表中的观察侧重面,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将

量表的适用范围拓展到了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其他教学环节,再次修整

了观察量表,形成了优化的课堂观察量表作为研究成果。

4、开展“乐学杯教学评比”和“青年悦读沙龙活动”尝试探索路径: 

我们尽力从课题中找出生发点,尝试由点及面的方式,把“乐学杯教学评比大

赛”、“青年教师悦读沙龙”等事务与课题结合起来开展,借助课题阶段性成果更

高效地推动学校工作的运转。

“乐学杯教学评比大赛”后,每位课题组老师从一个小环节或小细节开始,对

自己的教学做一次“微型手术”,把改进的教学片断以实录文本、录音音频或微视

频的方式呈现,汇总成资料,为后续研修做准备。

“青年悦读沙龙”也已活动过四次,分组交流的形式给予青年老师们充分自由

的发挥空间,大家以各种形式分享了阅读的书籍,如撰写读后感、自编自导微型情

景剧录制视频、制作多媒体、现场借助书中内容演示操作等等,呈现了活跃的思维

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过程性资料。

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推进,我们以核心组为“研究着力点”,夯实每一阶段

的研修实践,在反思、梳理和总结中把研究做扎实,突破一重重研究难关。另一方

面,我们以课题组为“研修实践面”,踏踏实实地把研究结果在教学中用起来,在

尝试的过程中找出模糊点和难处,为研究指明进展的方向。就这样,“点面结合”

让专业科研带动常规工作,也让实践为研究导航,逐步落实研究与研修相整合,日

常工作与研究工作互相融合,发生作用和正影响。

 

(三)存在问题与重要变更

下一步我们需要攻克的研究难点是提升教学思维品质的方法和路径。第二次工

作坊活动中,我们青年教师在观摩到优质课堂的同时,觉得望尘莫及,迫切需要思

考:如何提升教学思维品质?有哪些路径和方法可以使用?问题成因分析:第一、

青年教师对思维品质和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解需进一步深化:优秀的思维品质是

融合在教学中的。思维品质是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隐型能力。行为是现象,思维能

力是影响教学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察觉与理想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而产生

迷茫和方法需求。提升的方法需在之后的点滴实践中摸索、思考和总结。

4

 

 

 

 

可以先从微型改变入手,如改变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改变一次对学生回答的评价、

改变一个问题的切入点等等。在尝试中找方法。

另外,我们遇到的实践问题青年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如何迁移经验型老师的思

维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成因分析:一是看别人教和自己教之间存在很大的距

离。二是每位教师的迁移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所以只有在尝试改变的前提下才

能摸索出迁移的方法。一开始的试点不宜过大,需先找到自己教学与范例教学中相

似的或有联系的点(跨学科的情况找起来更有难度,需仔细反思),再结合自己的

教学目标尝试做一些微小的改变。

(四)下一步计划与可预期成果

我们尝试借助“乐学杯教学评比”这一平台,继续开展工作坊活动。希望通过

活动反思课堂教学片段的改进过程和自身思维品质的变化,梳理可行的改进方法或

路径。通过发现和探讨改进尝试过程中的困惑和困难,探寻提升思维品质的难点。 

通过教学片段群交流激发思维碰撞的火花。由各组分享改进课堂教学环节的片

段,并结合原先教学设计交流反思:分享经验,或提出过程中的难题和困惑供大家

探讨。在场课题组成员聆听分享时,借助观察表记录作为发言依据;听完分享后,

参与讨论。通过观察记录表进行实录,并调整出听课评课的观察量表。

原先设计

改进设想

实践情况

分析反思

思维品质

经验收获

疑难问题





系统性



逻辑性



批判性



                                                                                                                                             

 

 

 

 

 

 

 

 

 

 

 

 

5


项目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三、专家评估要点: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科研项目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可持续

性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限 1000 字左右,(可加页)。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项目申请书、开题报告和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

1000 字左右,(可加页)。

 

项目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6

  

 

 

 

五、所在单位意见

所在单位盖章


六、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区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