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的缤纷之夏
游览博物馆开拓视野增见识
今年夏天,我们的小雏鹰们再次出发了。这次我们去了自然博物馆。天气炎热,丝毫挡不住小雏鹰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从生命的起源之谜到到缤纷多姿的生物,还有大自然中尚未解开的神秘现象,都让我们着迷不已。还有很多有趣的标本,栩栩如生,仿佛把动物世界一股脑儿搬到了我们的眼前。
虽说自然博物馆已不是第一次来,但每一次来都非常有收获。因为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知识,是最有意思的事啦!
——三(2)班
7月24,我们举行了小队活动,地点就在钱学森博物馆。等全员到齐,大家拍照留念后,我们便开始了参观。
首先,我们看见了一个导弹模型。我们顺着它绕到了最底下,在那儿看见了好多“名言警句”。导弹横在那儿,比我们几个还大好几倍呢!威力也十分了得。接着我们在照片墙前合影。什么?你说这是沙地模拟基地?没错,照片真的非常逼真!参观完最底层,我们乘着电梯到了第二层。二楼里展览的都是历史上有关导弹的重大标志性事件。这里除了记录历史,还有各种“火箭”呢!虽然只是模型,但是火箭模型竖在那里的样子真的非常有气势啊!它好像马上就会升天一样!
第三层有许多书架,书架上都摆满了钱学森读过的书,说明钱学森是一位博览群书的大学问家。他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一定是因为他从书中不断地学习知识。三楼还展示了关于钱学森发明导弹的一部分历史。
第四层都是纪念品商店,还有留言机。我在那儿留了言:希望长大后也能成为像钱学森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最后,我们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四(2)班
“美少女队”穿着美美的校服来到了“上海艺术礼品博物馆”感受艺术盛宴。馆内收藏了一批极富特色的艺术礼品,多为国宝级藏品。令大家流连忘返。
有富有浓重色彩的浮世绘,有清雅淡彩的青花瓷,有新奇可爱的创意小饰物,还有尊贵大方的重量级雕花艺术品。根雕、玉器、画作……我们看得应接不暇。看完展览,大家准备为受伤的小金同学送去真正的“慰问礼物”。
于是,小肖队长带领小分队成员来到了小金同学家。小金同学由于脚受伤暂时无法外出跟同学们一起活动,所以大家就带着夏日的清凉礼品与深深的友爱跟小金同学一起度过了美好假日时光。
——四(1)班
参观消防站重视安全敬战士
经过这次的参观,我们了解了消防战士们的艰辛。他们接到任务一分钟内需着装就位并出发,他们用时是这么的短,还穿着笨重的服装、头盔、靴帽、眼镜等,背在身上的消防装备空气呼吸器就要三十多斤。他们还要赶到灾区救火。我们在心里暗暗想,消防员叔叔们真了不起。纪律严明的消防队员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对他们充满了崇敬之情。
——四(1)班
七月底,我们四(4)班来到徐汇区公安消防支队梅陇中队参观,虽然天气炎热,但丝毫也阻挡不了我们的步伐。
一进门,就看见站岗员像青松般挺直守卫在门口,表情是那么严肃,引来了大家的阵阵赞叹。随后消防员叔叔带领我们参观了消防车,仔细给我们讲解了各部件的功能,认真回答小朋友和家长的提问。试穿消防服,我们全副武装,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因为是夏天把大家热的哇哇直叫。之后参观了消防员宿舍,只见一张张摆得整整齐齐的床上,深绿色的被子都被叠成标准的“豆腐块”,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纪律的严明。最后,我们又来到“荣誉房”,墙上贴满了奖状,展示台上和玻璃柜里摆满了奖杯和奖章,金光闪闪。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深深地佩服消防员叔叔。他们是一支了不起的队伍,无惧生死,与火魔、死神相抗。哪里有火灾哪里就有呼啸而来的红色战车,他们是一群无私的战士,用一颗诚心服务人民。我们要向消防员叔叔致以崇高的敬意!
——四(4)班
访名人故居与历史伟人对话
八月初,我们组织了暑假的小队活动。大家各自早早出发,前往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843号的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孙中山的夫人,是举世文明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被誉为“国之瑰宝”,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九点钟同学们准时在纪念馆大门集合。进门往前走右手边是宋庆龄的坐像,坐像的后方是宋庆龄文物馆,里面成列着宋庆龄故居最精华的馆藏文物。 “宋庆龄的留学护照”——这可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护照。“宋庆龄的金戒指印章”——把印章坐在戒指上,是以前民国时期权力的象征吗? “尼克松赠书的银质餐具”——四十多年过去了,竟然没有一点氧化的痕迹!“宋庆龄的手袋”——今天看也完全不过时,感觉就是“国母范儿”。 “宋庆龄的家族相册”——宋氏三姐妹早年的合影,看宋家王朝的青葱岁月,原来真实的历史比电影更感人。
接着我们来到主楼前,那是一幢两层的花园洋房,进到里面到处都呈现着宋庆龄奶奶当年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 20年代的八音钟, 30年代的冰箱, 40年代的打印机, 50年代的组合音响, 60年代的电风扇,在这里讲解员还一一介绍了宋庆龄女士会见各国首脑,领导人为世界和平做的贡献。
在参观了宋庆龄故居后,深深体会到这位伟大的女性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间都无时无刻的关心国家,世界的和平,妇女,儿童的安危。“新中国的儿童是幸福的,这幸福是你们的长辈用血汗创造出来的,你们不能满足于享福,要用你们的劳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幸福——宋庆龄。”
是的,我们是最幸运的,最幸福的,我们要更加珍惜,更加发奋图强,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我们的暑假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三(3)班
上海是中国近百年来历史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他们或深或浅的生活痕迹——一座座星罗棋布于城市中心的故居。每一个名人故居背后都有一段历史,一些鲜活的故事,都是历史的见证,都具有着独特的人文价值。为此,我们小队在八月中旬探访了同位于徐汇区武康路历史街区的文化名宅---巴金故居,在他们留下的点点滴滴中,了解他们当年生活的风风雨雨,感受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
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武康路上的巴金爷爷故居,这是一栋别致清静的宅所,巴金爷爷在这里居住了整整50年,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一进们就是一个大客厅。客厅左边墙上挂着一副很奇特的画,画名叫《你是谁》。在梅花与古琴的背景中,露出了巴金爷爷的脸,讲解员吴姐姐告诉我们,梅与琴是巴金爷爷名作《家》中两个主角,旁边题写的《你是谁》则体现了巴金爷爷对人生的深思。右边陈列着一个玻璃柜,里面有8个精致的铜人,这些铜人全都是大作家的雕像。有我们熟悉的老舍、冰心……也有一些陌生的面孔:有丁玲、赵树理…… 原来这是为了纪念巴金爷爷为创建中国现代文学博物馆做出的贡献,中国现代文学博物馆送给巴金爷爷的。在整个故居中,最多的就是满屋子的书柜和满书柜的书。吴姐姐介绍说,巴金爷爷爱书如命,整个房子里原来有80多个书架,4万多册书,相当于一个图书馆了!我们看到的还只是一小部分。我们惊讶万分,当年已经是一个大作家的巴金爷爷,依然孜孜不倦地畅游在书卷之中,寻求知识和真理。
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巴金故居,悠闲地漫步在梧桐婆娑、诗意盎然的历史文化街——武康路上,体会老上海的优雅和别具一格。就这样,我们圆满结束了这次丰富多彩的故居参观小队活动。
——四(3)班
与伙伴同行 赴昔日红色之旅
走进纪念馆序厅,我们看到了一个像“滑梯”一般的物体,仔细瞧瞧,上面还有斑驳的毛笔字。原来这就是谢晋元将军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刻给妻儿写的巨幅家书,家书后方是八百壮士的一封封家书组成的爱国主义的精神长城,即使我们看不清这些字迹,但依然能感受到他们保家卫国的情怀,拯救国家与民族之危难的满腔热血。接下来我们进入了第一展厅:血鏖淞沪。那是唯一一场中国没能取胜的战役,后来全国人民奋起抗争,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愿望。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目睹了中国军人浴血奋战厮杀敌寇的场景,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苦痛。例如“就地取材”场景:将士们无意中用不能食用的“桐油”炒萝卜,导致全体食物中毒。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空中飞人”场景,日本人正在墙上挖着地道埋炸弹,敌人用两块钢板遮着身子和屁股,迫击炸弹降落到钢板上就反弹出去了。炸弹根本伤不了敌人一根毫毛。正在谢晋元将军准备采取极端措施的时候,年仅17岁的陈树生在自己身上绑了数十颗手榴弹,跳下楼与敌人同归于尽了。我带着悲伤的心情走出“坚守四行”展厅,来到了第三展厅“孤军奋战”。里面是一些精致无比的微缩景箱和一些黑白图画,描写孤军生活的艰苦。孤军的战斗让上海的各行各业纷纷成立抗敌后援会,抗日救亡组织,以各种形式支持前线抗战。
看着看着,我们走到了最后一个展厅“不朽丰碑”。一座代表战争与和平的雕像屹立在眼前,这是中国十年抗战胜利的标志!那些为国牺牲的战士的名字都记载在了英名墙上,几千万名将士,几亿滴血,我们认识到现在的安逸生活是战士们用血泪换来的,我们要铭记他们。生活来之不易,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再给祖国添光。这时天空飘起了细雨,不知道那是四行仓库的眼泪还是苍天对英魂们的告慰,我们面对着曾经饱受日寇炮弹轰击,伤痕累累却依然傲立的仓库西墙,默默地举起了少先队队礼,这是对英雄们的致敬,是对他们的许诺,少年铭记历史,少年励志前行!
——三(4)班
到达四行仓库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集体参观四行仓库。庞大的队伍时不时堵塞了四行仓库部分狭窄的通道,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看得聚精会神。谢晋元将军那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的言语在四行仓库回荡;敢死队员陈树声腰间捆满手榴弹,毫不犹豫纵身从四行仓库的六楼跃下,与企图炸毁四行仓库的十多位日本鬼子和坦克车同归于尽,四行仓库得以保全,而他舍生取义的镜头成为永恒;勇敢智慧的14岁童子军杨慧敏小姑娘,用她满满的爱国之心,拼死游过苏州河、越过枪林弹雨,给四行仓库的将士们送去了象征着中国灵魂和力量的中国国旗,当全上海唯一一面中国国旗在四行将士的手中,在四周布满小日本的“膏药旗”中徐徐升起时,隔河相望的国人在黎明时分看到了迎风飘扬的国旗,热泪盈眶。上海还没有亡,中国还没有亡,我们还没有成为亡国奴,大家奔走相告,泪流满面。在四面楚歌、浴血奋战的战斗中,全上海人用自己的方式爱着上海,支持着孤军奋战的四行将士……小日本震惊而恼羞成怒,更加大了对四行的攻击……
好多好多的镜头可歌可泣,现场讲解、雕塑和多媒体的演示把我们一次又一次拉回到战火纷飞的现场……为将士们的英勇气概而振奋,为有这样保家卫国的军人而自豪,为舍生取义的镜头而落泪,为全上海人的爱国团结一心,共同抗日而欣慰!
在四行仓库一面千穿百孔的墙壁下,同学们举起了拳头,要把这份英勇与屈辱的历史深深牢记。这不仅是对同学们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留给了家长们深刻的思索……
参观活动结束,40多位同学和家长进行了集体聚餐;饭后同学们集体有奖抢答四行仓库历史知识,气氛热烈;聚餐结束后,还意犹未尽,集体前往气味书屋享受精神食粮,一长排席地而坐的书迷把书店服务员吓懵……
这是愉快而有意义的一天。同学和家长们在活动中不仅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和了解,更为那场硝烟弥漫、激情悲壮的战斗而感怀、深思……
——三(1)班
暑假是快乐的,是充实的。我们徐汇实验小学四一班的雏鹰假日小分队也积极行动起来了。“未来之星小队”的小曾队长带领小组成员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绿地公园内的中共四大纪念馆参观学习,寻觅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我们听讲解员讲述了当年的历史,知道了中共四大会议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工、农、兵全国老百姓,为大革命做好准备。这次会议,掀起了全国的革命浪潮,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农民也加入了革命行列。轰轰烈烈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
这里的石库门房屋上有漂亮的图案。走过长廊就好像走在上海的弄堂里一样。我们还看到了当年的年轮大道,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年代。时光穿梭,历史虽然成为记忆,党的精神不能忘。我们在这次参观活动中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觉得非常有意义。
火红的八月“五福娃”小队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追寻红色经典的回忆。
一大会址是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这里有一处青砖红瓦的建筑。其实,这儿原本是在法租界的地盘上。旧式石库门的构造很有意思,我们走在里面觉得很凉快。我们参观了第一批共产党员开会的地方:建筑的第一层楼里的大厅。茶杯、方桌、木椅……所有的物品还是像当年一样摆在那儿,仿佛没有时间流过的痕迹。依稀还能看到党员们开会时意气风发的身影。
接着,我们还参观了展馆。里面陈列了许多当年的党员手记,使用过的物品,穿过的旧大衣,泛黄的老照片,还有老上海的旧报纸。通过那些资料,我们了解了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开端,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艰辛不易。
——四(1)班
2016.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