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整合“构”“想” 乐趣“学”“问”

作者(来源):[暂无]    

2015421日,徐汇实验小学接待了来自广东省的三位语文老师。

一早,来客老师们就来到学校,参观环境优美的校园,观摩孩子们整齐划一的广播操。三位老师还认真聆听了两堂精心准备的语文课:由四年级张黎敏老师执教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和二年级沈丹老师执教的《最后的玉米》。三位老师对这两堂课表示了认可与好评。课后,她们还真诚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分享了广东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给我校语文教师带来了新思路。最后我们还邀请她们一起聆听了由高老师主讲的关于“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讲座。参与本次教研活动的还有我校全体语文老师,焦校长也深入了语文教研组。

高老师围绕“单元整体教学”的主题,从备课层面为在场的老师们梳理了语文教学的目的、途径、意义以及最后我们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通过明确“课程概念”和“课程教学目的”,进行针对性备课,应尽力做到联系学情分析文本、构思设计活动环节、引导学习策略(问、学、习)、关注学习的持久兴趣。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单纯记忆知识点不是主要目标。我们更要关注语言的运用、习惯的养成、兴趣的延续、情感的体验和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教课育人的主要目标。在这些隐形方面得到提升对学生来说非常困难,老师授课后也不会立竿见影,但却是语文教学的主干目标。高效的语文课是老师通过实施诸如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从堆砌语文知识进化到重构认知、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

单元整体备课思路能帮助老师促进教学,改善教学。每个单元备课的构建要抓住其中文本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对多篇课文进行归类的方法非常重要。教师用类化想法备课,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模式和目标。基于不同年段的学情和课标,挖掘文本的主要教学价值是整体备课时首要做的事。这需要老师在备课时认真分析文本,比较本单元中的多篇课文,找规律,找亮点。教学应该有所侧重,老师必须学会取舍,不能面面俱到,否则就会教得杂乱模糊,学生学得浮躁粗浅。

高老师以《颐和园》、《天然动物园漫游记》、《秦陵兵马俑》等游记类课文为例做了详细阐述。此类文章可从内容选材、组织结构、行文线索等方面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循着一定的思路,运用类似的方法去读懂文章。重点集中了,教学就能化繁为简,目标更清晰了。这样构建的课堂能更有效地达成提高语文能力的目标。

有了整体类化的思维,老师就能明确“旧知”和“新知”,根据教学内容整体安排好“学”和“习”的设计。面对同一类文章,我们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用策略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学习策略并不是指朗读圈划批注等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今天高老师重点讲述的学习策略是“质疑”。首先教会孩子带着问题进入文本,然后引导学生如何找“质疑点”,帮助他们养成提问的好习惯: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时带着不同的问题,运用到不同的质疑方法。质疑的层面也不一样,老师可以根据年段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指导。低年级可以对字词和课题做简单的质疑,做到扫除阅读障碍,基本了解课文内容。高年级学生则更要关注篇章结构的特殊性和语句或段落意义的矛盾点。

来宾老师对“质疑”策略表示非常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可以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质疑策略”的教学是很值得研究的。

总而言之,学会有效提问,才能学会有效理解,正所谓“学问”二字。老师的教学意义在于逐渐将我们的阅读本领和阅读思维渗透给学生,从“教读”到“能读”再到“会读”的转变。

本次教研活动为我们开拓了眼界,提升了高度。张老师在总结时表达出了大家的心声:围绕单元主问题备课,抓住阶段整体教学的重点,就能还老师精简有效的课堂,还学生收获满满的语文课。希望我们能在今后的备课中把今天的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多多“构”“想”,鼓励孩子们多多“学”“问”。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