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合班级实际问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和谐班级是如今每个班主任面临的难题。2014年12月17日下午,徐汇实验小学的全体班主任老师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汤洋静子老师的班会课。
首先,汤老师用一个故事引领大家走进情境:马上就要广播操比赛了,小Q总是做不好早操,小朋友们就埋怨他。于是小Q就和老师说,自己不想拖班级后腿,所以不想参加比赛了。孩子们发现身边也有这样的现象。汤老师抛出了问题:你觉得小Q这样做对吗?你支持小Q的做法吗?这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有的觉得班级荣誉最重要,有的觉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应该全员参与,众说纷纭。接着,汤老师让大家作业了一个木桶实验,在一个用长短不一的木片组合成的木桶里加水,最多能加多少水?孩子们分成小组做了实验并认真地投入到讨论中。大家发现,木桶里的最大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如果抽掉任何一块木板,这个木桶里就一滴水也装不了了。班级就像这个木桶,所有学生缺一不可。每个人也像木桶,都有自己擅长之处和不擅长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都愿意用鼓励和关心来帮助那些像小Q一样的孩子。一张张写满温暖话语小卡片在孩子们手中传递着,温馨的气氛充满了整个教室。
课后班主任老师们也纷纷参与了讨论,觉得收获良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班主任老师做个有心人,更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行为,就能抓住教育的契机,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一个小小的木桶蕴藏着做人的道理,它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友善待人,和谐共处。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 我们也能尝试着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亲手实践中感悟人生道理。